新疆:文物的天然歷史博物館【新疆旅行社】 新疆亞歐橋旅行社 400 800 2593 :215599373
新疆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為文物的長期遺存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客觀條件,使新疆境內無論在地上還是地下,保存下來的文物資源極為豐富,享有天然博物館之稱。
新疆地處祖國西北,古稱西域,面積160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省區(qū)。北有美麗的阿爾泰山,南有巍峨的昆侖山,雄偉的天山橫亙于中,其間有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形成了“三山兩盆”的地理形勢。這里氣候干燥,雨水稀少,為典型的大陸性氣候。這些自然條件極好地保護了歷史文物遺跡。
按照歷史時代劃分,新疆各地留存至今的歷史文物遺址包括: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如:哈密市七角井、三道嶺、烏魯木齊市柴窩堡、吐魯番市阿斯塔那、阿克蘇縣哈拉玉爾袞、疏附縣阿克塔拉、木壘縣四道溝等;戰(zhàn)國至兩漢時期的墓葬,如:天
山東部豎穴木槨墓、帕米爾古代少數(shù)民族墓葬、阿拉溝墓葬、尼雅東漢合葬墓、天山以北草原土墩墓、石堆墓、漢王朝設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西域都護府等。
考古工作者在吐魯番高昌故城城郊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晉唐古墓群,曾先后11次清理古墓456座。在這批墓葬中,最早有晉泰始9年(公元273年)、最晚有唐大歷7年(公元772年)的文字材料,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文書、絲織物、繪畫、雕塑以及各類日用品等,十分珍貴,同時這一時期遺址還包括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安西都護府故址、北庭故城等。
從公元6世紀到8世紀末,活動于北疆廣大地區(qū)的是突厥民族。在塔克拉瑪干東南緣一帶,自公元7世紀末至8世紀末則活躍著吐蕃民族。公元9世紀中葉后,回鶻人又大量進入新疆地區(qū)。新疆考古工作者對與之相關的地區(qū)和遺存也做了不少考古工作。如在阿爾泰地區(qū)、伊犁地區(qū)、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部分遺址,以及若羌縣的米蘭遺址、吐魯番地區(qū)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勝金口石窟、庫木吐拉千佛洞等,發(fā)現(xiàn)了許多石人像、石質容器、陶器、銅器、木器、契約、題銘、文書等等,為研究這一時期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特價游:天池130元/人 吐魯番240元/人 喀納斯 280元/人 伊寧300元/人 喀什火車5日游1280元/人
宋、元以降的歷史文化遺存如巴楚縣的脫庫孜薩來古城、昌吉古城、烏拉泊古城、霍城縣的阿力麻里故城、察布查爾縣的海努克等古城和烏魯木齊市的鹽湖古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