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電解電容的失效機理
1.漏液
2.介質擊穿
3.開路
當電容器內部的連接性能變差或失效時,通常就會發(fā)生開路。電性能連接變差的產生可能是腐蝕、振動或機械應力作用的結果。當鋁電解電容在高溫或潮熱的環(huán)境中工作時,陽極引出箔片可能會由于遭受電化學腐蝕而斷裂。陽極引出箔片和陽極箔的接觸不良也會使電容器出現間歇開路。
4.其他
1)在工作早期,鋁電解電容器由于在負荷工作過程中電解液不斷修補并增厚陽極氧化膜(稱為補形效應),會導致電容量的下降。
2)在使用后期,由于電解液的損耗較多,溶液變稠,電阻率增大,使電解質的等效串聯電阻增大,損耗增大。同時溶液黏度增大,難以充分接觸鋁箔表面凹凸不平的氧化膜層,這就使電解電容的有效極板面積減小,導致電容量下降。此外,在低溫下工作,電解液的黏度也會增大,從而導致電解電容損耗增大與電容量下降等后果。


引線型鋁電解電容個性定制
參數范圍:
電壓: 6.3v-500v
容量 : 0.47uf-10000uf
溫度 : -55℃-130℃
壽命:105℃環(huán)境下 4000H-20000H
SMD貼片型鋁電解電容個性定制
參數范圍:
電壓: 6.3v-500v
容量: 0.47uf-10000uf
溫度:105℃環(huán)境下 -55℃-125℃
壽命: 4000H-12000H
牛角螺栓型鋁電解電容個性定制
參數范圍:
電壓: 16v-630v
容量:25uf-56000uf
溫度:-40℃-105℃
壽命: 85℃環(huán)境下 3000H-12000H
液態(tài)鋁電解自身特性同其發(fā)展現狀
鋁電解電容發(fā)展的歷程:
1921年液態(tài)鋁電解電容器研發(fā)成功
1956年固態(tài)鉭質電容研發(fā)成功
1996年固態(tài)鋁電解電容器研發(fā)成功,但電壓25V含以上為瓶頸。
2010年綠寶石開始投入針對25V以上電壓開發(fā),力爭突破固態(tài)鋁電解電容電壓25V以上瓶頸問題。
2014年底綠寶石已開發(fā)出250V固態(tài)鋁電解電容并量產。
液態(tài)鋁電解電容描述:
以氧化鋁為介質,以電解液為陰極的鋁質電容器。正箔同AL2O3結合借以正引線作為正極引出(陽極),電解液借以負箔和負引線作為負極引出(陰極)。
液態(tài)鋁電解外型包含:
引線式(導針型)、焊針式(牛角型)、螺栓式、貼片型(SMD)
液態(tài)鋁電解具有特點:
電解液做負極、介質的依附性同再生性和可控性及單向導通性、高承載電場強度能力(達600KV/MM為紙質30倍)、容量密度高且隨電壓成反比、價廉,工藝成熟。相對鉭電解、鈮電解電壓200V上限,鋁電解在國內可以做到630V。
失效現象有:漏液、爆zha、起鼓、燃燒、衰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