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射頻識別。常稱為感應式電子晶片或近接卡、感應卡、非接觸卡、電子標簽、電子條碼,等等。
一套完整RFID系統(tǒng)由 Reader 與 Transponder兩部份組成 ,其動作原理為由 Reader 發(fā)射一特定頻率之無限電波能量給Transponder,用以驅動Transponder電路將內部之ID Code送出,此時Reader便***此ID Code。
RFID是一項易于操控,簡單實用且特別適合用于自動化控制的靈活性應用技術,其所具備的獨特優(yōu)越性是其它識別技術無法企及的。它既可支持只讀工作模式也可支持讀寫工作模式,且無需接觸或瞄準;可自由工作在各種惡劣環(huán)境下;可進行高度的數據集成。另外,由于該技術很難被仿冒、侵入,使RFID具備了極高的安全防護能力。
從概念上來講,RFID 類似于條碼掃描,對于條碼技術而言,它是將已編碼的條碼附著于目標物并使用專用的掃描讀寫器利用光信號將條碼信息傳送到掃描讀寫器;而RFID則使用專用的RFID讀寫器及專門的可附著于目標物的RFID單元,利用射頻信號將信息由RFID單元傳送至RFID讀寫器。
RFID單元中載有關于目標物的各類相關信息,如:該目標物的名稱,目標物運輸起始終止地點、中轉地點及目標物經過某一地的具體時間等,還可以載入諸如溫度等指標。RFID單元,如標簽、卡等可靈活附著于從車輛到載貨底盤的各類物品。
RFID技術所使用的電波頻率為50KHz-5.8GHz,如圖一所示,一個最基本的RFID系統(tǒng)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部份:
● 一個載有目標物相關信息的RFID單元(應答機或卡、標簽等)
● 在讀寫器及RFID單元間傳輸射頻信號的天線
● 一個產生射頻信號的射頻收發(fā)器(RF transceiver)
● 一個***從RFID單元上返回的射頻信號并將解碼的數據傳輸到主機系統(tǒng)以供處理的讀寫器。
● 天線、讀寫器、收發(fā)器及主機可局部或全部集成為一個整體,或集成為少數的部件。不同制造商有各自不同的集成方法。
除了以上基本配置之外,還應包括相應的應用軟件。